游子生涯 移植过程中的困惑
──看《白雪红尘》中的女xing形象
张翎
阎真的《白雪红尘》一书,有nong1厚的佐拉自然主义色彩,对生活采用断面切片的手法(SliceofLife),把情节对话几乎没有加以任何剪裁nong1缩,及其写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。对书中描写的几个男女形象和他们的悲悲喜喜,相信只要在海外生活过一段日子的人们,都会有亲切的感受和共鸣的。
该书写的是一个大陆的青年讲师(高力伟),为了和留学在海外的妻子(林思文)团聚,万里迢迢来到加拿大,以及他们到加拿大后在生活事业感情上遇到的zhongzhong挫折失意,最终选择归故里的故事。书里的人物经历,虽不能概括数以万记的“洋插队”大军所经历的各zhong心路历程,却也能引发我们看到我们这一代为各zhong原因移居海外的人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困惑和痛苦。
该书里所塑造的女xing形象,在女留学生中ju有一定的代表xing。这一代的女留学生,为各zhong理想追求离开本土之后,对过去所chu1的社会地位文化环境的依恋程度远远弱于同代男xing。《白雪红尘》一书中描写的一群人,移居海外之前都已在本土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基础。高力伟曾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名校,后来又在学业上一帆风顺,成为引人注目的学术新星。周毅龙也早已获得博士学位,在事业上如鱼得水。林思文虽非“呼风唤雨”之人,也在大学里有一席之地。至于高力伟在离开林思文之后遇到的红颜知己张小禾,书里虽没有对她的背景shen分作详细介绍,却也不难想象,她出国前也非等闲之辈。同是国内的jing1英人物,移居加拿大后,对本土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思角度却很有不同。以高力伟、周毅龙为代表的男士,对国内优越的社会地位难以忘怀,移居后对地位shen分的异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,常援引以往zhongzhong以抒发对今日zhongzhong的感慨。这zhong对本土社会文化环境的依恋感,在某zhong程度上削弱了他们“直面惨淡人生”的勇气。往日的容光,却成为今日的包袱,使他们在对现实的选择上一步二回tou,举棋不定。相反,林思文张小禾对高力伟的取舍态度上虽有不同,然而她们对以往在大陆的zhongzhong优越,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zhong近乎淡忘的态度,而更注重对现实和将来的计划。两人都认为“已为出国费了半条命”就非要闯出个名堂来不可。这zhong对过去社会文化环境的人为“健忘症”促成了她们对选定的移居dao路意无反顾的勇气和决心。
对本土社会文化环境依恋程度的差异,又直接导致了对移居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认同接受程度的差异。《白雪红尘》一书中的女xing,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,显然要比男xing成功。除了女xing天生的语言适应能力优异于男xing外,女xing能更快更容易地在心理上bu分或完全地接受移居地的文化生活习俗,自觉不自觉地援用当地的行为准则来度量自shen和他人的成功与失败,正确或失误,从而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。林思文对专业的选择,完全摒弃了个人的爱好因素,只以加拿大德满都市场需求为准则。她对宋洁偷东西后嫁祸于人的zuo法,采取的是超脱“人情”之上,近乎于冷酷的chu1理方式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已接受了“以法治理一切”的西方概念,与高力伟“以情为理”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。林思文在论文答辩受挫折事件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