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到年中,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就突然戛然而止了。
“三铁”,分别为铁饭碗、铁椅和铁工资,实指国营企业的劳动用工、分
和人事制度改革,它们被认为是国营企业的传统优越
所在,也是其内
机制僵化累赘的症结。所谓“破三铁”,就意味着企业可以辞退工人,工作岗位将不再“世袭”,企业
理人员—之前称为“
”—不再终
制,员工的工作也不再是铁板一块,而将
据效益和绩效浮动。
据报
,江苏省徐州市在过去的一年多里,针对“企业办不好,厂长照样当;工厂亏损了,职工钱照拿;生产任务少,谁也减不了”的现状,通过““破三铁”让企业恢复了活力。经济日报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稿36篇,它
决地认为,破三铁是国营企业改革的一次“攻
战”新华社也表述评,称“破除三铁,是今年企业改革的主旋律。”到3月底,全国“破三铁”试
企业已逾千家。
三铁既破,然而社会保障制却没有健全,成千上万的工人下岗,一下
变成了无依无靠的社会弃儿,严重的失业迅演变成一场社会危机,一些地方相继生被裁员工人
楼自杀和行凶报复的事件。4月,地
京畿的天津市盛传天津手表厂搞“破三铁”
了
,工人罢工、女工自杀、厂长免职,此类传言迅散飞整个华北地区,后经媒
调查,手表厂事件有
,然而,满城风云并非空
而来“破三铁”因缺乏相关社会福利制度保障而可能诱的社会动
却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。在5月召开的中国经济
制改革研究会上,有人明确提
,转换企业经营
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“破三铁”新华社旗下的半月谈》刊权威人士言论,称“破三铁,要谨慎”一位叫贺中天的经济学家批评说“徐州搞破三铁,市委规定亏损企业工人扣多少,厂长扣多少,政府职能不转变,光扣厂长工人的工资,企业转换不了机制”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更论证说:“试图用
鞭加饥饿的办法搞活国营企业是行不通的,每个公民都有宪法赋予的劳动权利,砸铁饭碗是违法的。”
破三铁”,是企业改革第一次把改革的矛对准了企业中的一般职工,在此前,所有的改革理念和措施都是针对经营层与国有资产
理层的。“破三铁”,其实也就是解除了企业与工人的“终
劳动契约”在某
意义上,大张旗鼓的“破三铁”是一次无可奈何的观念运动,它让人们意识到,他们一直以此为家的国营企业不再是永远的保姆和不沉的大船。在媒
的
烈鼓噪和“徐州经验”的启下,本溪钢铁厂宣布1o。6万名职全
实行全员合同制,它被认为是中国大型企业第一次打破”铁饭碗”,上海、四川和北京等地的老牌国营企业也纷纷以
化改革为名义大幅度裁员,大批工人下岗回家。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更直接提
,以三铁
神(铁面孔、铁手腕、铁心
)来破三铁。
件,继去年报“四川企业安乐死”之后又掀起了一
“破三铁”的
,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中央的肯,并迅在国营企业中广泛实施。